BNO 5+1簽證:彌補歷史遺憾,實現平權入籍

超過14萬香港人透過BNO「5+1」簽證計劃,在英國尋求自由與尊嚴,這項計劃不僅是香港人的救生艇,更是英國對香港道義責任的試金石。然而,這份責任植根於一連串破裂的承諾——1981年《英國國籍法》無情剝奪香港人的居英權,1997年政權移交將自由繁榮的香港交予極權國家,《中英聯合聲明》的承諾如粉筆字般被輕易抹去。隨著英國政府新發布的移民政策白皮書暗示可能收緊BNO簽證,我們緊急呼籲英國兌現承諾:維持BNO 5+1簽證的開放性,大幅降低入籍門檻,實現平等入籍,以行動癒合香港人數十年的傷痕。 1981年:居英權的背叛 1981年,《英國國籍法》重新定義香港人身份,將他們從英國公民降格為英國屬土公民(BDTC),剝奪數百萬人的居英權。香港作為英國150年的殖民地,為其經濟與國際地位貢獻無數,卻遭到無情拋棄。相比其他前殖民地(如馬來西亞)在獨立時保留的居留權益,香港人受到的待遇令人心寒。這一背叛切斷了香港人與英國的法律紐帶,在1997年回歸談判前夕播下恐懼與不安的種子。這道傷痕至今未癒。 1997年:自由香港的淪陷 若1981年是背叛,1997年政權移交則是更深的創傷。在英國管治下,香港發展成法治健全、言論自由的國際都會。然而,1997年7月1日,這座自由燈塔被移交至極權國家,標誌著其衰落的開始。《中英聯合聲明》作為國際條約,承諾香港享有「一國兩制」及高度自治50年不變。這些誓言卻如粉筆字般脆弱,被《港區國安法》及選舉制度改革徹底抹去。香港人的言論自由被壓制,公民社會被摧毀,數以千計的港人因政治迫害流亡海外。英國作為《中英聯合聲明》的簽署方,未能監督承諾的履行,間接讓香港淪為極權的犧牲品。這一背叛加深了香港人對英國道義責任的期望。 BNO 5+1簽證:贖罪的第一步 2021年推出的BNO「5+1」簽證計劃,是英國對這些歷史錯誤的初步回應。該計劃允許BNO持有人及其家屬在英國居住、工作和學習五年,申請無限期居留權(ILR),再居留一年可申請入籍。相較其他移民途徑,BNO簽證無需高額投資或專業技能,體現了英國對香港的特殊責任。截至2025年,約20萬宗申請獲批,凸顯其關鍵作用。 然而,英國政府新發布的移民政策白皮書計劃削減淨移民30萬,提議將永久居留年限延長至10年或提高英語要求(由B1至B2),威脅這一進展。雖然未明確針對BNO簽證,這些變化已引起在英港人團體的憂慮,Hong Kong Watch警告其對融入的影響,特別是對低收入或英語能力較弱的申請人。收緊BNO簽證不僅背棄英國對香港的責任,更會讓1981年與1997年的傷痕再度裂開。 平等入籍:贖罪的正途 要真正彌補1981年與1997年的背叛,英國必須推動平等入籍,確保每位BNO持有人——不論年齡、財力或背景——都能獲得英國公民身份。現行要求(五年居留、450天離境上限、B1英語測試、「Life in the UK」考試、約4200英鎊的ILR及入籍費用)對許多申請人構成障礙。英語測試讓年長港人卻步,費用則令低收入家庭不堪重負。 我們提出以下改革,實現平等入籍: 香港人的價值與英國的良知 在英港人正展現自身價值——創辦HongKongers…

Continue reading